/
JONATHAN CHAPLINE
/
    Jonathan Chapline 喬納森·查普林
    主要探討3D空間繪畫真實(性),以數位虛擬化美學在藝術圈大放異彩。他的創作方法很特別,首先會挑選一些形式感較強的室內影像,並使用電腦軟體的鋼筆素描草圖後,在Photoshop上創建拼貼,將平面物件排列在空間中,將其拉成一定的厚度和體積,創建具有立體派的外觀。最後使用 50 年代發明的乙烯基帶塗料 Flashe ,仔細繪製每個圖像,展現出具有不透明和天鵝絨般啞光感的表層,形成色彩飽和、風格鮮明的室內畫。
     
Katherine Bernhardt
/
    大型的繪畫最為人所知,主題總是很主觀自我。畫面上不斷重複的圖案,靈感源於荷蘭蠟印、摩洛哥和其他非洲紡織進口地毯樣式,開啟了她畫風轉變的契機,開始創作被稱為「版型繪畫」(Pattern Paintings)的一系列作品。這一系列畫作多以非傳統、更接近於時尚潮流的內容作為主題,明亮色彩的圖案與一組組具有當代風味時髦品,將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各種水果、3C電子用品、服飾配件、運動器材、香菸或特色餐飲的單品等圖騰符號化,以多組的配置,重複地出現在畫面中。Bernhardt作品很彈性,她可以畫大嘴鳥因為覺得長長的鳥嘴形狀適合畫面;可以畫藍色小精靈因為準備比利時個展時,發現原來藍色小精靈來自那裡:畫頑皮豹和加菲貓因為那是兒子最愛看的卡通。畫鯊魚因為去了海邊度假,對比於伯恩哈特早期抓住人物特質的繪畫風格,新的系列是一全新的開始。媒材上偏愛螢光色的壓克力顏料以及噴漆的使用,畫布上被熱情洋溢的歡樂氣氛填滿,在更平面也更不注重細節的簡單繪畫中,更瘋狂、也更無厘頭式的畫風,對於鬱悶的現代人,可以說是療癒力滿滿!
    她的大型作品,也被不少如英國收藏大鱷查理斯.薩奇(Charles Saatchi)與佛羅里達州邁阿密的盧貝爾家族(Rubell Family)等西方著名收藏大家所認同並購藏。

Genieve Figgis
/
    創作大部分屬於中小型,她獨特的創作技法是將丙烯酸滴在油畫布上使其溶解流動,塑造出扭曲詭譎的形象,搭配三次色營造出浪漫憂鬱的氛圍,在庸俗、浪漫和詼諧之間找到了屬於她的一種平衡,短短幾年她便受到許多評論家和藝術家的青睞。Genieve Figgis有著愛爾蘭人特有壞壞的幽默感,嘲諷著數世紀以來的社會規範。過去藝術家盡心盡力去捕捉富裕的中產階級品味及消費行為,她則以諷刺的角度切入,將這個題材實實在在地推至到當下,並以諷喻手法與真實人生之慘淡寫照交互融合。
    在Genieve Figgis的作品都以另類反諷上流貴族奢靡的場景,他希望用他的作品揭露權力及利益背後的醜陋,在那些美麗的皮囊隱藏了扭曲變形的心態,融化掉的臉孔與原作產生強烈的衝突感,即便他的創作飽受爭議,但依然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內心的想法。
/